台北書展「致自由:人權∞」展區 閱讀跨界彰人權 人潮絡繹無虛席

(圖說:人權館「致自由:人權∞」展區,吸引年輕人駐足探究白色恐怖歷史,人次創新高。圖片來源:國家人權博物館)

2023台北書展疫情後人潮回流盛況空前,國家人權博物館以「致自由:人權∞」為參展主題,向過往的人權歷史致敬。現場可體驗《靈魂與灰燼:白色恐怖散文選》有聲書,以及榮獲威尼斯影展大獎的虛擬實境(VR)電影《無法離開的人》,讓參觀民眾以數位科技探索人權歷史,話題性十足,自1月31日開展起人潮絡繹不絕,參觀人次突破5,000人。

人權館系列講座活動以散文名家陳列闊別十年再推出的新作《殘骸書》新書分享會打頭陣,與印刻文學合作首賣並現場簽書,吸引許多書迷提早到場守候。人權館於2019年邀請陳列駐館創作,穿梭景美、綠島人權園區,重新挖掘曾經繫獄的數年光陰,而今新書終於問世,為國內白色恐怖書寫又添一重磅力作。隨後「走過災厄的勇氣,若干年後的《非常上訴》」講座,由政治受難者陳欽生前輩與狂想劇場導演廖俊凱對談,兩人分享紀錄劇場《非常上訴》的製作理念與合作過程,跨界對談引發熱烈反響;席間聽眾當面感謝受難者前輩為民主自由付出的努力,也高度期盼《非常上訴》增加中南部巡演,讓更多人透過劇場了解白色恐怖歷史。

(圖說:VR電影《無法離開的人》體驗區吸引不少觀眾目光,以數位科技重新體驗白色恐怖歷史。
圖片來源:國家人權博物館)

2月1日登場的「與記憶的回聲共振:談《靈魂與灰燼:臺灣白色恐怖散文選》有聲書」講座,由春山出版莊瑞琳總編主持,主編胡淑雯與有聲書朗讀者張心哲對談,從出版、文學與聲音表演等不同面向切入,展現白色恐怖文學的多重紋理。張心哲更現場示範唐培禮《撲火飛蛾》中,描寫彭明敏逃亡的精彩段落,一人分飾多角的聲音表演,吸引大批民眾駐足聆聽。

在書展期間,人權館共舉辦六場精彩講座,包括榮獲第46屆金鼎獎的《政治檔案會說話:自由時代公民指南》作者群陳翠蓮教授與吳俊瑩協修分享政治檔案解讀心法;《戰後黑名單問題之調查研究》主編薛化元教授與許文堂老師揭秘「黑名單」出入境管理制度;以及《無法離開的人》陳芯宜導演與林傳凱老師對談白恐歷史轉譯過程。人權館表示,政治檔案的開放進程與日俱進,如何透過多元管道與載體,讓民眾接觸及共感白色恐怖歷史,是人權館推動轉型正義的一大努力方向。

為呼應推廣人權知識與歷史的可能性,人權館特別規劃VR電影《無法離開的人》體驗區,讓觀眾搶先一睹勇奪第79屆威尼斯影展「最佳體驗獎」的沉浸式體驗,吸引不少年輕人排隊預約。人權館展區呈現自有出版品,也推介民間相關人權選書,打造人權閱讀的多重宇宙,並透過數位科技載體,嘗試與年輕世代對話。如同本次「致自由:人權∞」展位的設計概念,以象徵無限的符號,期許人權的發展能夠從面對歷史、保存記憶到思索未來,展現無限延伸的進步動力。

記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