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相無形 林國信口打出銀壺個展

(圖源:壺意堂陶瓷美術館)

「我在銀的光熠下看見真實內在的自己。」—林國信

銀,是為一種柔軟的金屬材質,在鍛造、敲打的過程裡,以金工之藝賦予銀器生命,是一段自我對話的過程,更是自我修煉的必經之路,而這樣的技術,在林國信十幾年的用心鑽研下,為手中熠熠生輝的金銀創造出多樣的模樣,從技術精湛的「口打出銀壺」、低調內斂卻高雅的「純銀香道具」,甚至到反映心境意念的立體銀器雕塑作品等,如一場金工之路的回顧展,精彩萬分。

        銀壺本身具備了淨化水質之功效,口感溫潤清澈,能大幅展現茶葉香氣與口感,而如此好壺,都是林國信巧手下的「口打出銀壺」與「木目金」技術。口打出,是為一種從日本發跡的金工技術,藉由敲打銀器,使得銀板逐漸縮口變形,而在縮口之餘,特意保留了壺嘴,從壺身到壺嘴一體成型;木目金,將銀板與銅板交錯堆疊,在敲製和縮口的過程裡,因著位置、形狀改變,逐漸收斂成一圈又一圈的同心圓。林國信:「如果要說是誰教導我製作銀壺,我認為是教導我茶道的老師,因為熟悉了茶葉,方能得知一個好的壺該怎麼製作。」原本只需焊接便可完成的流程,林國信卻大量的運用口打出,讓銀壺整體一氣呵成,這高難度的挑戰除了要在敲打時保持壺身原本的姿態,並且精心設計壺嘴出水是否俐落,顧及美觀與實用,由於難度極高、不易仿造,也極為適合收藏。

(圖源:壺意堂陶瓷美術館)

本次展覽—「大相無形」,在探討創作銀壺時心中的一個意念或者是一種意象,但隨著銀材的敲凸隆起,這意象也逐漸成形,然而因銀材口打出的敲打收縮,形體也隨之改變,意念也隨之改變。如佛語「似相非相」,如果這「相」是經過新思考縝密而成型,那與匠人無異,這「相」就虛妄了!於是乎,就如同每一個做出決定的人,或是走在自己喜愛道路上的人們一樣,那最初的「相」讓人得以按照心中的藍圖自然流露,在欣賞他人之作時,也激勵了自己有所進取,便開始進行多次又扎實的修煉。不料日復一日的磨練著,那「相」卻逐漸變得公式,不再散發出起初熱情的光輝,如機械般的產出,也就可惜了那番努力。那份麻木,唯獨回到最初的自己,找回一開始的初心,才能夠隨心所欲,創作出與心境相符又感動他人的難忘之作。

        所以這一切隨「法」而「非法」進而「非非法」,回到初心的歷程,恰如在捶擊的過程中以有形之物做無形之體,如老子⟪道德經⟫講述的「大象無形」,不拘泥一般形式,是以無意化為有意的精神創作觀。

(圖源:壺意堂陶瓷美術館)

記者